昆明水管理体制年内出台
信息来源:shuilongtou.cn 时间: 2014-01-24 浏览次数:6566
早在1862年,雨果就在《悲惨世界》中写道:“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。”龙应台也曾说过:“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,一场雨足矣。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,足足下它三个小时,因为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,却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;高楼大厦看得见,下水道看不见。你要等一场大雨才能看出它的真面目。”
一直以来,昆明市委、市政府都在为增加这座城市的良心—下水道,而不懈努力着。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,昆明市的排水管理体制伴随着城市建设,始终朝着良好的方向呈现出不断发展、变革之势。2014年,市委、市政府又将为昆明这座城市的良心增添厚重砝码,有效改变当前排水管理多头无序现状,从根本上理顺昆明排水现行管理体制,“一城一头一网”全新排水管理体制将于年内出台。
现行体制历经50载完善
一网多头始终未变
提及昆明市有关于排水的任何内容,相信只要是对排水工作略有了解的人,脑海中都会闪现出一个人的名字。他就是在排水岗位上摸爬滚打34载春秋,如今已被业内赞誉为“老排水”的马跃基。回顾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市排水体制的变迁,马跃基给出的结论是:体制一直在完善,但一网多头始终没改变。
排水公司从无到有管养取得新突破
他说,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,我市主城排水管网的建设、管理及养护工作,均由市政府所属部门—市政养护处全权负责。这样的管理模式虽然能看出政府对排水工作的重视,但又造成因各区没有管理权限,无论大小问题都必须上升到市政府层面才能解决的弊端。
80年代末,市政府将管养权限下放到主城4区,并且把市政养护处也从政府剥离出来,在4区分设养护处。从此,各区可更为直接地建设辖区内的排水管网,并适时进行养护管理。
到了90年代中期,昆明有了专业从事排水行业的机构。1995年成立的昆明城市排水公司,把盘龙、五华两区的养护处收编到了排水公司,由排水公司来负责这两个区的排水工作。当时的排水公司管辖着4座污水处理厂、22座泵站,并负责200多公里排水管网的建设及管护。被收编的管养处重新设置为排水管理处,主要工作为管理维护排水管网,以及对排水管网建设的审批,对违法排污进行执法检查。
纵观5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我市排水机制、体制的变迁,马跃基认为,成立专业排水公司后,很快便在对排水管网的管理及养护上取得新突破。盘龙、五华两区的排水交由排水公司进行管理后,不但排水管网得到良好养护,新建的排水管网所执行的都是国标、省标标准,资金上也实现了专款专用。
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水龙头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